个体商户因取消定额税而面临商品涨价和客户流失的困境

Sinh
10分钟阅读
Disclosure: This website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I may earn a commission if you click on the link and make a purchase. I only recommend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I personally use and believe will add value to my readers. Your support is appreciated!

此前,阮氏缘(Chị Duyên)的餐馆采用定额税制,食材采购无需发票。但自6月1日新政策生效后,年收入达10亿越南盾(约合28.6万元人民币)的个体经营者须按实际收入申报税款。这迫使她必须寻找能提供完整凭证的供应商,导致经营成本显著上升。

她还需使用与税务系统直连的电子发票。”我不得不将每碗米粉价格从4-6万越南盾涨到4.5-6.5万越南盾”,她表示正在更新”新价格菜单”。

不仅是她的餐馆,西梅(Tây Mỗ)区域许多餐饮店都已每份菜品涨价5000-10000越南盾以弥补成本。


6月4日,河内市北慈廉郡陈弓路上的杂货店老板阮氏春(Nguyễn Thị Xuân)。摄影:Thủy Trương

新规要求年收入超1亿越南盾的经营者需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按行业分类计算。例如商品分销者需缴纳总收入的1.5%(增值税1%+个税0.5%),而数字内容服务提供者则需缴纳7%(增值税5%+个税2%)。

63岁的杂货店主阮氏春表示,1.5%的税率已吞噬其2-5%的利润空间,迫使她调整部分商品价格。除税款外,经营者还需投资约600万越南盾购置开票设备,这对不谙技术的老年人构成挑战。

河内同春市场许多商户因时间紧迫尚未实施电子发票。鞋摊主花氏(Bà Hoa)需家人协助操作开票系统,而另一位店主银氏(Bà Ngân)则担忧赊销商品需预先缴税加剧经营压力。

越南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360万个体工商户贡献2.5953万亿越南盾税收,其中约200万户采用定额税制(月均70万越南盾),预计将有3.7万户需转换征税方式。

胡志明市情况,安东市场许多老年商户因技术障碍难以适应电子发票。平底鞋摊主清氏(Bà Thanh)完全依赖子孙辈操作开票系统。

滨城、新定、范五老街等市场同样面临困境。尽管获得税务部门指导,仍有商户因系统故障或操作困难不敢开具发票。


6月4日胡志明市滨城市场一隅。摄影:Thi Hà

滨城市场管委会表示,电子发票推行遇阻主要因老年商户占比高、技术设备年成本数千万越南盾。该市场1200个摊位中,约600户年收入超10亿越南盾,但10%仍因技术法律问题无法实施。

KiotViet公司副总经理杜俊英(Đỗ Tuấn Anh)指出,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是阻碍小商户转型的主因,建议开发适老简化软件。

新规要求发票必须明确标注税额,导致非抵扣商户也需调整标价方式。部分餐厅已开始直接在账单中加收增值税,而非仅应要求开具”红字发票”。

第一郡两家砂锅饭餐厅老板林氏(Ông Lâm)指出,按收入1.5-4.5%固定税率直接计税的方式造成”税上税”问题——每流通环节均被课税,而非仅对增值部分征税。

同春市场批发商认为应按行业特性差异化征税,如周转快的批发业利润率远低于零售业,生鲜食品与可长期库存的奢侈品也不应适用相同标准。最终这些成本将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


6月4日胡志明市安东市场商户练习电子发票操作。摄影:Thi Hà

Thi Hà – Thủy Trương – Trọng Hiếu






(编译:Sinh ;审校:ASinh;来源:VNEXPRESS)

分享这个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