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苏林总书记率领的中央工作组与河内市委常委会举行工作会议,检查中央各项决议和结论的执行情况、行政单位重组进度、经济增长及社会保障工作等。
总书记指出,当前全国正处于政治体系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其中省级行政单位重组和撤销县级建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这不仅是为了精简机构,更是要构建高效精干的行政体系,更好地服务民众和企业。这一主张体现了党在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器方面的长远视野,符合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
作为国家政治-行政-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河内虽不涉及省级行政单位合并,但”绝不能置身事外”。相反,河内必须以更主动、更坚决的态度推进机构精简改革——这不仅是内在要求,更要为全国改革树立标杆、注入动力。
苏林总书记与河内市领导会谈。图片:黄峰
总书记对河内完成从市级到基层的大规模行政重组表示肯定,其乡级行政单位精简率达76%(从526个减至126个),居全国首位,民众支持率超97%。该市还认真落实第18号决议,推进行政改革、数字化转型,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
但总书记指出部分工作推进缓慢,缺乏突破性。中央11号决议在各层级的落实不均衡;财政预算、公共投资等领域的分级授权机制仍显滞后。城市规划、遗产保护、郊区及农村发展等工作存在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为实现2045年越南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总书记要求河内聚焦六大解决方案,包括完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做好各级党代会筹备工作。
总书记特别强调重组后的人事安排要做到人岗相适,杜绝地方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选对人关乎成败,用人不当将贻害无穷。”
关于各级党代会,他指出这不仅是对2020-2025任期的总结,更要为2030、2045年乃至更长远发展奠基。河内需直面问题,聚焦体制机制、规划管理、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的瓶颈。
“人事工作不是简单配齐代表名额,而要选拔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干部。他们不仅需要坚定政治立场,更要具备改革思维、引领变革的能力,特别要敢想敢干、为公共利益负责。”
6月16日上午,苏林总书记在河内市委常委会工作会议上发言。图片:黄峰
他要求河内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结合科技发展与私营经济——这是政治局第57、68号决议确定的核心增长动力。
凭借高校、研究院所、研发中心及活跃企业社区的优势,河内完全有条件建设开放灵活的创新中心,汇聚学术、技术、商业和风险投资,打造首尔、新加坡式的创新高地。
总书记提出系列战略命题:到2035-2045年,河内居民收入在地区处于什么水平?创新实力在亚洲乃至全球位列几何?如何让还剑湖、古城区与高科技园区、金融中心、智慧城市和谐共生?如何将千年遗产转化为当代创新素材,让差异性成为竞争优势?
他强调河内发展不仅是政治决心,更需要建筑师、文化学者、投资者、创意群体及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每项政策、工程、文化产品都应承载这样的意识:我们正在共同塑造的不仅是当下的河内,更是百年后的首都形象。”
河内市委书记裴氏明怀在汇报中表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59%,财政收入达近370万亿越盾(完成2025年预算的73.1%)。苏林总书记多项指示得到落实,如改造苏历河、整修还剑湖和西湖;出台小学生午膳补助政策;制定2030年前将英语列为第二语言的方案等。
该市将于6月20-26日试运行两级政府模式,6月20日前完成人事安排,确保126个新设乡坊自7月1日起高效运转。
河内市委书记裴氏明怀汇报上半年工作情况。图片:黄峰
武海
(编译:Sinh ;审校:ASinh;来源:VNEXPRESS)